不可否認,2014年是電子產業採取果斷行動、共同推動物聯網(IoT)發展的一年。
晶片廠商、系統廠商和軟體廠商今年所進行的眾多並購活動,多數發生在物聯網領域,足以證明這點。除了做大做強的尋求理由(規模經濟,消除競爭對手,擴大營業收入),許多企業紛紛開展並購,就是要獲得自己所缺乏的物聯網技術和產品。
穀歌2014年1月收購Nest Labs,對於那些一直排斥物聯網概念的企業來說是早期預警。這宗交易明確顯示,智能家居將不再是簡單的拍手開燈。現在完全進入了大數據和物聯網階段。
在2014年完成的並購交易中,還有三星收購SmartThings,Facebook收購虛擬現實公司Oculus,英特爾收購智能手錶初創企業Basis Science。乍看起來,這些並購活動之間似乎並無關聯。但如果把物聯網和可穿戴產品結合起來看,一股不可阻擋的市場趨勢就呈現出來。
為此,許多其他晶片廠商和感測器演算法公司也紛紛加入了物聯網領域,希望為將來更加有用和性價比更高的物聯網設備奠定基礎。
感測器、MCU和無線連接是物聯網終端節點設備的三大模組。Semico Research公司的首席技術官Tony Massimini又在驅動物聯網市場發展的產品清單中加上了“電源管理、演算法(感測器融合)及嵌入安全性”。
Massimini認為,在這些物聯網發展的先決條件中,“無線連接與軟體(演算法)”是廠商最渴望得到的兩種技術。確實,2014年的許多並購活動都是圍繞這兩項技術。預計2015年會有更多的相關收購交易。
Silicon Labs公司的IoT MCU與無線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Daniel Cooley也認為,“在MCU中添加更多演算法”是一個關鍵戰場。他說,對於物聯網來說,制約因素不是感測器、處理能力(以MIPS衡量,即每秒執行多少百萬的指令),也不是MCU上的位元組數量。他認說,關鍵因素是感測器融合方面的“軟體演算法”。他認為,客戶希望在產品中嵌入更多的感測器演算法。
Cooley稱感測器演算法是“IP雷區”,廠商需要在該領域尋找適合的夥伴。
受到威脅
雖然Massimini預言連接設備的數量到2020年將達到360億個,但警告稱“這個新的市場機遇完全在威脅之下”。
他說,這是因為“物聯網上的每個點面對惡意攻擊和重要情報攔截都存在弱點。”安全性對物聯網非常重要,Massimini問道:“必須加以保護的數據和/或過程有多大價值?不採取安全措施會有何後果?”但2014年沒有一起並購活動回答這些問題,它們
在未來幾年可能妨礙物聯網產業的發展。
下麵簡要介紹2014年電子產業發生的一些事件,通過物聯網領域的並購鏡頭進行觀察。有些交易很大(金額達幾十億美元)。通常對於並購交易來說,有些交易可能最終徒勞無功,但有些企業可能確實獲得了未來幾年進入物聯網領域的鑰匙。